首页粮油行情行情分析详情
需求端提振有限 豆粕市场保持累库状态
发布时间:2025.05.15 | 点击数:296 |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贸易战暂时熄火。美豆开启新季生产,良好开局削弱天气炒作预期。进口巴西大豆供给压力陆续兑现,国内豆粕库存止降回升,不断升高的供给压力令国内豆粕市场维持弱势震荡状态。

   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5月12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商务部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大幅削减关税,中美贸易战暂时熄火。中美贸易关系改善提振全球经济乐观预期,全球金融市场以系统性上涨的方式对此表达欢迎。按照联合声明的规定,中国对进口美国大豆将征收23%的关税。按此关税水平核算,进口美豆输华成本远高于巴西大豆,美豆因缺少竞争力,恢复对华出口仍任重道远。 

  美国新季大豆开局良好,库存数据低于预期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生长报告显示,截至5月11日当周,美国大豆种植率为48%,高于市场预期的47%,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分别为34%和37%。美豆开局好于常年水平。美国农业部于5月12日公布月度供需报告,首次对全球及主要大豆产销国的新年度供需数据作出预估。美国农业部预计2025/2026年度美豆期末库存为2.95亿蒲式耳,低于报告前分析师预计的3.62亿蒲式耳,新年度美豆库存收紧,为美豆价格走强提供支撑。美国农业部预计2025/2026年度美豆播种面积为8350万英亩,美豆单产为52.5蒲式耳/英亩,美豆产量预估为43.4亿蒲式耳,上年同期为43.6亿蒲式耳。新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为1.75亿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4850万吨,全球大豆产量为4.2682亿吨,高于2024/2025年度的4.2087亿吨。 

  中国4月进口大豆608.1万吨,同比下降29.06%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共进口大豆608.1万吨,环比增长72.59%,同比下降29.06%;1-4月累计进口大豆2714.7万吨,同比下降14.6%,累计金额同比下降28.2%,呈现量价齐跌现象。4月进口大豆数量虽较3月大幅回升,但远低于去年同期进口水平。前4个月中国进口大豆明显放缓,除了受到巴西大豆收获迟缓以及海关通关时间延长影响外,也显示出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国内进口商普遍采取保守策略,同时也是对国内进口大豆需求增长缺乏信心的体现。 

  供给压力逐步兑现,国内豆粕市场承压回落

   进入5月份,国内进口大豆通关速度整体加快,部分港口通关时间已大幅缩短至10-15天。当前正值进口巴西大豆到港高峰期,油厂大豆、豆粕商业库存回升。机构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5月9日,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库存589万吨,周环比上升66万吨,月环比上升190万吨,同比上升107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上升135万吨。主要油厂豆粕库存10吨,周环比上升2万吨,月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19万吨和55万吨。虽然豆粕库存量仍处历史同期低位水平,但自4月底以来连续第2周回升,市场对豆粕库存拐点的认可度大幅提升。随着进口大豆陆续卸货到厂,油厂开机率稳步提升,豆粕库存将进一步增加。预计从5月下旬开始,国内大豆周度压榨量将增加到200万吨左右,下游采购心态较为平和,供给压力令豆粕市场整体表现偏弱。 

  近期国内豆粕市场展望 

  当前美豆播种进度好于常年,天气因素尚未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中美虽达成贸易协议,但美豆受限于23%的高关税,对华出口竞争力仍低于南美大豆,国内豆粕市场与美豆的联动性保持下降态势。2025年年初至今,巴西大豆获得了史无前例的丰收,为“中国不采购美国粮食也不影响中国粮食供应”提供了信心和底气。如何消化陆续到港的巨量巴西大豆才是影响近期国内豆粕市场走势的关键。从目前进口大豆到港节奏和油厂压榨情况看,国内豆粕市场将保持累库状态,需求端对粕价的提振效果有限。在国内供给压力释放完毕前,国内豆粕市场有较大概率处于上行驱动不足的困境中。

分享到:

版权所有:国家粮食福建交易中心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琴亭路29号方圆大厦3层电话:0591-87383366传真:0591-83796633 闽ICP备2021003123号-2 |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关注我们